更新時間:2022-08-18 15:05:23
點擊:1411
奧氏體和鐵素體不銹鋼,在加熱和冷卻過程中無相的重結晶轉變,鍛件晶粒度的控制主要取決于始鍛和終鍛溫度,以及終鍛溫度下的變形量的控制,熱處理無法使晶粒細化。奧氏體和馬氏體材質的不銹鋼鍛件的鍛造加熱溫度主要受髙溫鐵素體形成溫度的限制。加熱溫度過高時,奧氏體不銹鋼中的以相鐵素體量和馬氏體不銹鋼中的鐵素體量便會顯著增多,使鍛件的塑性下降,力學性能不同,塑性變形時,產生的變形不均勻,在兩相界面上將產生裂紋。這兩種不銹鋼中的鐵素體出現溫度大致在1000-1300℃范圍內,隨鋼號不同而有所變化。
鐵素體不銹鋼在加熱過程中晶粒易于長大,為了獲得細晶粒組織,減輕晶間腐蝕和缺口敏感性,應盡可能在低的溫度下鍛造,一般始鍛溫度為1120℃,終鍛溫度為700-800℃,而且不允許高于800℃。馬氏體不銹鋼鍛件的始鍛溫度一般取1150℃,終鍛溫度隨其碳作量而異,高碳的取925℃,低碳的取850℃,兩者均應高于鋼的同素異構轉變溫度。奧氏體不銹鋼鍛件的始鍛溫度范圍一般為1150-1200℃,終鍛溫度一般為825-850℃。對于普通的18-8型始鍛溫度取1200℃,當含鉬或含高硅則取低于1150℃,對于25-12型和25-20型,始鍛溫度不高于1150℃,其終鍛溫度均不低于925℃。沉淀硬化不銹鋼鍛件的始鍛溫度范圍一般取1120-1180℃,終鍛溫度一般為850-950℃。對于馬氏體型始鍛溫度取1180℃,終鍛溫度不低于850℃,形狀較復雜的零件應回爐緩冷;對于半奧氏體型始鍛溫度取1150℃,終鍛溫度取高于950℃。此外,為了得到細晶粒組織,對終鍛工序或精壓工序等應將始鍛溫度取低些,一般可比規定溫度降低50-80℃。
為了確保耐蝕性,不銹鋼鍛件宜在保護性氣氛、中性氣氛或微氧化性氣氛中加熱,不許在還原性氣氛或過分氧化中加熱,也不許火焰直接噴射在毛坯上,否則會使鋼增碳或使晶界區貧鉻,而降低鋼的抗晶界腐蝕的能力。鍛件在高溫區的停留時間不宜過長,否則易造成嚴重氧化,元素貧化和晶粒粗化,具體可按表選擇,一般不得少于10-20min。其他加熱要求和結構鋼類同。
聯系: 楊經理
郵箱: 13283506666@qq.com
手機: 13513500000
傳真: 0350-6080556
電話: 13513500000
地址: 山西省忻州市定襄師家灣工業園1號
微信二維碼
Copyright ? 2020 山西永鑫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晉ICP備12001636號
Copyright ? 2020 山西永鑫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晉ICP備12001636號